2014-12-24

因著茶葉,突然瞭解人生 極短篇 I

若要說每天什麼時候頭腦最清楚
大概就是早晨騎著小綠(這麼旺100)在山路上狂奔的那段短暫時間
腦子裡的時間走的好像比真實世界的時間速度慢
所以得以在極短暫時間內閃過極多的念頭、想法、頓頓頓頓悟

為什麼 wait a moment 會買一款不是色澤、香氣、滋味都第一等的茶?
其實這問題是錯誤的問法,只是........
往往,問題都問錯了,大部分人卻習慣就這樣依著錯誤的問法來回答,沒去想這問題有沒有問對人?問對方向?

茶葉的評鑑,茶湯清澈,香氣高雅,滋味甘甜,符合這三樣者,可以算是好茶。
但是

倘若只是一味追隨著評鑑、比賽,將會逐漸失去自我,留下的,只有主流的平庸。



喝茶、愛茶當然要有自己的品味和風格。


人生也是一樣
對方再怎麼完美也沒用,因為決定性的重要的點是,另一半是不是你/妳想要的。

2014-12-18

尋找阿薩姆紅茶

又開始了尋找阿薩姆紅茶的任務
最後發現原來我們在尋找的是美麗的記憶

茶農對自己的茶很了解
因為是自己種的,也是自己最常喝的
因為常喝,所以了解,了解味道和滋味

茶商對自己賣的茶很了解
因為要賣給客人,不了解怎麼能賣茶呢
也因為常試茶,所以了解每種茶的味道和滋味

那....喝茶的人對茶....了不了解呢?

wait a moment 是賣茶人,但更是喝茶人
將自己慎選過的茶葉推薦給朋友和喝茶的愛好者
憑藉的不是和茶樹在一起多久的實力,也不是茶商對自己商品瞭若指掌的功力
而是喝茶的經歷和次數
更重要和令人開心的是,這能力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在這次尋找新的種植阿薩姆茶葉的茶農過程中
我們再一次發現每一位茶農都是令人敬佩的對象
將自己的茶園顧好,再繼續精進自己的做茶功夫
呈現出來的不再只是為了販售而已
而是藉著茶葉來呈現出自己的理念和夢想

這次找到的阿薩姆紅茶令人感動
因為茶葉的香氣和滋味喚起了許久以前的美好回憶
原本以為這種風格的阿薩姆紅茶再也不會出現了
沒想到在茶鄉一隅還是可以發現埋著頭努力的茶農
堅持自己的風格和理想
不是跟隨著市場主流來做茶
跟隨著的是自己對茶葉的認識和一直以來心中所認定的阿薩姆紅茶滋味


wait a moment 很幸運
可以遇見志同道合的茶農
一路走來,雖然主流市場的變化快速難預測
但是沒有隨著主流來改變製茶方法
一本初衷
做出道地阿薩姆風味的茶農才真是迷人

最新款的阿薩姆紅茶將於明年豋場
到時候一定也會讓每一個人都驚艷 :)

2014-12-07

話說台灣茶混越南茶或中國茶....

不久前,新聞大剌剌的報導著(雖然說現在的新聞都不能看)
A某某貨櫃還是某某茶公司進口越南茶混充台灣茶來販售牟取暴利........

然後
B某某報導(好像很熱心且貼心的)告訴大家如何分辨台灣茶和越南茶........


以上報導,請喝茶的朋友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看待
分析如下:



針對第一項報導....

  1. 被報導出來有進口越南或中國的茶葉的公司的新聞,絕對只是冰山一角,而另外的很多角你都不知道。
  2. 那是不是避掉這被報導出來的一角至少比較安全?事實上只是心裡感覺好一點,整體的安全完全沒有任何的改變。因為最大尾的不會被報導出來,太小尾的沒人想報導(原因為何,請參考政治新聞就可以了解);所以你正在喝的茶葉哪裡來的還是不知道,就算你喝的那一家很湊巧剛好就是新聞上這一家茶莊,所以你很幸運的不用再喝這一家的茶,殊不知下一家說不定又還是別國的茶........挖哩勒........是的,通常就是這樣。
  3. 以低價進口茶葉混充價格較高的台灣茶,我們需要在意的,不應該著重於店家多賺了多少黑心錢,而是這進口的茶葉到底安不安全?甚至好不好喝?是的,如果安全又好喝,那我們到底在在意什麼?被騙了,心裡很不高興?還是........
  4. 曾和一位茶界的大師閒談,有個結論是這樣的,越南茶的問題是有越戰時後留下的落葉劑,喝了對人體傷害很大,所以混越南茶的茶不好;中國茶的問題是農藥使用的問題,因為不像台灣已經非常講究茶葉的照顧,所以任意使用不該使用的農藥或是肥料的問題,還是常見於市場。您有注意到其中少了什麼嗎?是的,重點是對身體不要不好
以上是針對進口茶葉的顧忌和在意的地方,
以下對第二項報導的分析,是和喝茶的人有比較切身的關係........

  1. 報導中說越南茶混濁,台灣茶不會?,無論什麼茶,做的不好都會混濁。
  2. 報導中又說越南茶比較黃(還是綠?我忘了,不過不重要,因為....等一下告訴你),台灣茶不會?,只要發酵程度不同或其他製作過程不同,要哪一國的茶綠,她就綠,要哪一國的茶黃,她就黃........
  3. 95%的喝茶人,不知道自己喝的茶是哪裡來的。(或許95%是武斷了點,不過以在下和茶葉在一起的十幾年經驗來看,95%可能算是客氣的、保守的推測;是的,100個人裡面不到5個人可以分辨出自己喝的是哪裡的茶葉。)
以上落落長,希望可以將錯誤或不夠嚴實的訊息稍微修正,以免喝茶朋友離茶葉越來越遠;喝茶不需要是為了健康而喝,但絕對不應該喝了之後不健康。 

2014-09-23

印度阿薩姆紅茶 台灣阿薩姆紅茶 台灣台茶八號

目前臺灣人大部分在喝的都是台茶八號(已經普遍稱之為阿薩姆紅茶),也就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資料所說的,是印度阿薩姆Jaipuri系統的改良品種,目的希望保持原阿薩姆的濃郁甘醇滋味........更專業的說明請參考 http://www.tea520.com.tw/tea_meeting02_info.asp?id=12

台灣當然也有單純的阿薩姆紅茶茶樹,是當年日本人引進栽種的,不過因為當年後來的戰爭等等因素,許多阿薩姆茶樹就這樣砍掉或死去,所以現在剩下來的阿薩姆茶樹很少,後來也發現台灣的野生茶樹中有類似阿薩姆的例子,現在我們可以有台茶八號和許多的好茶,真的很感謝這些野生茶樹的貢獻........請參考
 http://www.tea520.com.tw/tea_meeting02_info.asp?id=16


我們對在印度阿薩姆出生的阿薩姆紅茶反而比較陌生,從當年對於世界三大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紅茶、阿薩姆紅茶,一直是印象深刻的,甚至到了今天,大吉嶺紅茶的聲譽還是立於紅茶世界頂端,反而是自己的經驗裡,大吉嶺紅茶的清淡細緻的風味很高雅,不過引不起個人的興趣,錫蘭紅茶很好喝,覺得和阿薩姆紅茶都是屬於滋味厚實的紅茶款項,相較之下,阿薩姆更形濃郁,甚至苦和澀,或許是台灣人對於當年日本人種植的阿薩姆的歷史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記憶和感情,所以最近一反過去親民但乏人問津的價格,變成高不可攀的平民貴族。對於阿薩姆,中文的WIKI也沒有太多著墨的,有興趣可以自己上網查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8%90%A8%E5%A7%86%E7%BA%A2%E8%8C%B6
不過看了會吐血


茶,該是親近人的植物和飲品,無論滋味還是價格。


2014-08-24

喝到了一杯印度阿薩姆紅茶

台灣的茶葉比起其他國家產的茶葉昂貴一點,主要在於人工的昂貴。

昨天非常難得地喝到了印度的阿薩姆紅茶,更難得地是是在一間歷史悠遠的傳統台灣茶行喝到的。一間台灣北部的茶行,主要販售包種茶和鐵觀音,在紅茶的洪流中也沒有缺席,更令人感印象深刻的是沒有被困於狹隘的國家界線,茶葉沒有所謂的國界

這點讓我心跳加速也覺得汗顏。

一直追尋著所謂的台灣茶葉,台灣紅茶,日月潭紅茶,阿薩姆紅茶,嘴上掛著來自印度的阿薩姆茶樹品種,日本人精心挑選魚池鄉作為紅茶生長環境,但是最後還是回歸台灣生產的阿薩姆紅茶........

台灣人將阿薩姆紅茶發揚光大,是賣得很好,價錢很好;常聽有喝茶習慣的前輩笑說,當年阿薩姆紅茶1斤2、300元還沒有人要喝,現在1斤要2、3000元還買不到,說這些話時前輩面前正沖泡著翠峰烏龍茶。

又想起好友前輩常請我喝1斤數千元的茶,一般人喝不起、也不願意購買太昂貴的茶,因為好友的大方盛情,我常常可以喝到買不起的茶,因此,以我薄弱的感官能力而言,這麼貴的茶蠻好喝的,可是感覺沒有這麼多千元的這麼好喝........

台灣的阿薩姆紅茶和印度的阿薩姆紅茶哪一個好喝?台灣的阿里山烏龍茶和中國的阿里山烏龍茶哪一個好喝?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中國的阿里山烏龍茶我一點都不想喝,因為台灣才有阿里山,也才有阿里山烏龍茶;那印度的朋友不知道對於台灣的阿薩姆紅茶是甚麼想法?他們會想喝嗎?

喔!那杯印度的阿薩姆紅茶嗎?很好喝,真的是很好喝的阿薩姆紅茶。
和台灣的不一樣。

2014-08-20

如果你是茶農,你要種阿薩姆紅茶還是台茶十八號紅玉?

一種屢見不鮮的規律一直在發生。

一家服務好、食物又好吃的餐廳,生意一定會好,生意一好就想把店面先變大,如此可以容納較多客人,然後店面再怎麼大也客滿需要排隊的時候,接著可能就是開分店、開連鎖店,;無論動機為何,為了服務更多客人也好(最好是這樣啦!),賺多點錢才是比較真誠的答案,後來產生的現象是每一家分店的食物和服務都不盡相同,有好有壞,然後,這餐廳再也不是一開始那間服務好、食物又好吃的餐廳了。

這只是個例子,一個普遍卻一直重複在發生的例子。

另外一個例子是,火龍果的價錢好,許多農夫就改種火龍果,不是農夫的人也開始種火龍果,紅色果的火龍果,價錢更好,被取名為紅龍果,種植的人更多;不知道每個人一天通常會吃掉幾顆火龍果?一個星期會吃掉幾個火龍果?一個月會吃掉幾個火龍果?今年夏天我吃了0.5顆紅龍果,就這麼多,那其他的火龍果、紅龍果誰吃了?

回到茶葉來。
阿薩姆紅茶


喜歡喝台灣紅茶的人大概都有個價錢的概念,就是紅玉比較貴,阿薩姆紅茶比較便宜,原因是什麼?簡單來說,物以稀為貴。今年,紅玉價格還是一樣沒變,倒是阿薩姆紅茶變貴了,為什麼?因為喝阿薩姆紅茶的人越來越多,但種植阿薩姆紅茶的茶農沒有這麼多,所以阿薩姆紅茶也出現了物以稀為貴的現象...........怎麼好像怪怪的........?

對,怪怪的。很久以前日本人在魚池鄉種了很多阿薩姆紅茶茶樹,後來台灣光復了,有一段時期紅茶價格非常低,於是有人就把阿薩姆茶樹砍了,種別的所謂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後來茶改場發明了台茶十八號紅玉,因為紅玉的特色,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廣,所以喝紅玉的人變多了,請猜猜看下一步是什麼?對,紅玉價格好,大家開始一起來種紅玉,過了六、七年,開始進入較大的收成階段,台茶十八號紅玉在市面上非常普及了,價錢還沒掉下來(大家賺錢賺的很開心),阿薩姆紅茶卻開始漲價了,為什麼?是的,因為喝紅茶的人越來越多,原本阿薩姆紅茶茶樹和台茶八號(用阿薩姆紅茶培育出來和阿薩姆原生種非常相似的台灣茶樹)是夠用的(還記得之前有被砍掉很多阿薩姆茶樹改種其他較賺錢的農作物吧!),但是後來大家主要都在種台茶十八號紅玉(因為價錢好),種阿薩姆紅茶的人少也來不及種,所以現在變成阿薩姆紅茶不夠,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錢也快跟紅玉一樣貴了........價錢貴一點也就算了,如果品質還顧的好,假如品質有顧好,麻煩至少品質要顧好........

結果價錢更高,品質更差(生氣),為什麼?

紅茶是全發酵茶,意思是要全部發酵,就是要比較多時間來發酵,製作茶葉有沒有捷徑?沒有,如果有捷徑,那就必須拿東西來換,什麼東西?品質。

喜歡日本人不是沒道理的。

常會看到有關日本人的小故事,可能是一輩子都在種蘋果,種出來的蘋果好吃到凍未條的農夫,可能是一輩子只會捕魚,捕到魚看到就會害怕然後趕快逃走的漁夫,一輩子都在養牛,和牛可以對話的牧人。用一輩子的時間,做一件自己很拿手的事,做到很厲害,真的非常令人感動和佩服。日本的什麼什麼達人,什麼什麼大師,都是窮其一生來達到一種接近極致的境界;反觀台灣,也常常會有什麼什麼達人,什麼什麼大師,可能是某某知名飯店的主廚,可能是收集了很多奇珍異品的藝人,無怪乎台灣人人是達人,處處有大師。


當時好喝的阿薩姆紅茶和自己精心製作的台灣牛肉燴飯
料理東西軍曾是台灣紅極一時的日本綜藝節目,當時為了做學校作業,經過資料蒐集才知道,每一集2小時的料理東西軍,節目預算是上百萬的製作費用,無怪乎精采好看到無法自拔;每一集節目中的採訪人員,常常會在找到食材或吃到料理的時候留下感動和感謝的眼淚,曾傻傻以為只是一種節目效果,後來仔細想想,如果有機會吃到一輩子都在用心種植蘋果的果農的蘋果,吃到窮其一生在海上與大海搏鬥的漁夫捕捉到的美味海鮮,當然會深受感動,當然眼淚會不由自主地、真誠地留下來........


阿薩姆紅茶啊,阿薩姆紅茶。

2014-08-06

對你來說,怎麼樣才是好茶? II

很早以前曾經談過怎樣才是好茶,這裡,我們在更深入一點來解釋好茶的定義。

舉例來說,很多外國人無法接受台灣的臭豆腐,我說臭豆腐超好吃(你可能也在點頭 :)),但是外國人搖頭不同意居多。

茶,柴米油鹽醬醋茶,與茶相處越久我越有這樣的感覺,茶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如果很貴,就無法常常出現於生活中。試想,假如一罐100公克的鹽巴要500元,這麼貴是要怎樣來煮菜啊?隨便灑2匙鹽就要10多元,快比青菜還貴........欸,因為這鹽是來自於有夠高的山上或是有夠深的海底,所以富含礦物質等等稀有的微量元素,所以才需要500元1罐........

鹹的剛剛好的粉蒸肉和青菜
不就鹽巴嗎?想要維他命、礦物質去藥妝店買就有了,說不定這有夠貴的鹽還鹹度不夠(現在不是在流行不要吃太鹹嗎?),在做菜時還得多加幾匙,更甚至無意間影響到食物原來的風味 ..........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鹽巴不要死鹹,要夠鹹,很重要;有沒有礦物質也還好,不要太貴就很好;如果嘴巴比較遲鈍的人,就算吃到質地很粗的鹽,說不定也覺得無所謂,茶也一樣。

茶也一樣,茶和鹽是好朋友。 :)

有聽過有人因為吃比較高級的、比較貴的鹽巴而驕傲的到處宣揚嗎?嗯,或許有,不過我沒聽到過,聽到了我也覺得那沒什麼意義;但是有聽過有人因為喝了比較高級的、比較貴的茶而驕傲的到處宣揚嗎?有有有,絕對有,因為我就常常聽到。

這是虛榮而已。

喜歡喝烘焙的茶,像是凍頂烏龍茶那樣,如果喝到了輕焙火、清香型的梨山茶、大禹嶺茶,會覺得香氣不錯,滋味不錯,喉韻不錯,但是心中的好茶還是重烘焙、濃香型的凍頂烏龍茶,反之亦然。

照這樣說,喜歡喝輕焙火、清香型的烏龍茶的人就會把梨山茶、大禹嶺茶視為好茶了嗎?
應該這樣來說,海鹽和一般鹽,大家會覺得海鹽好,好像多了些礦物質,好像鹹味比較柔和,所以海鹽好,實際上,在已經調味好的菜中,大部分人可能吃不出其中不同鹽巴的差異....

梨山茶好不好喝?好喝,大禹嶺茶好不好喝?好喝。兩者都是輕焙火、清香型烏龍茶水準以上的表現,因為只是高海拔的產地因素,就可以贏過平地茶或丘陵的產茶了,加上製茶的師父不要表現失常,茶當然好喝,不過,同為高海拔、輕焙火的杉林溪烏龍茶就不夠好嗎?是這樣的嗎?

我遇到的情形幾乎是........
1. 比較重視香氣、喜歡高雅氣息的喝茶朋友,會覺得大禹嶺茶最棒....
2. 同時重視香氣和喉韻的喝茶朋友,常會覺得梨山的烏龍茶比較好喝........

3. 稍微著重於喉韻和滋味的朋友,首選的高山烏龍茶通常是杉林溪的烏龍茶............
4. 著迷於阿里山茶獨特風味的喝茶朋友,阿里山烏龍茶才是最好喝的茶........
5. 喜歡重焙火烏龍茶的朋友,通常大禹嶺茶、梨山茶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6. ........................
早上搶鏡頭的早餐們

不就是喝茶嘛!

其實我想說的是,不要只因為茶葉的名字來買茶,不要只因為茶葉的價錢來買茶,不要只因為茶葉的包裝來買茶,不要只因為茶葉的故事來買茶,不要只因為這茶葉給你虛榮感所以買她,要因為你真的覺得這茶好喝才買她,這樣茶葉會很開心的,因為你懂她。

2014-07-27

好茶,有錢人才喝的到?

這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女老師提出的問題。

當下沒機會回答,現在好好回應一下。

這問題答案有2個
第一個是,是,沒錯,好茶,有錢人才喝的到。( 真可惡:( )
茶葉的好壞,部分決定於自然因素。
高海拔的茶葉,因為生長環境比低海拔好,所以茶樹長的比較好;又因為在高山上種茶樹,無論肥料、農藥、工人等,光是路程就必須加上一筆可觀的成本,茶農冒著生命危險,在蜿蜒又狹窄的山路上奔馳工作,住在不那麼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來照顧茶樹,無非就是希望茶葉可以賣個好價錢。所以無論成本還是利潤考量,好喝的茶葉(這裡尤其指高山茶,像是梨山茶、大禹嶺茶等),成本就是比較高,售價當然也比較高,有時候,真的只有有錢人才喝的起、喝的到。

還好還有第二個答案,不是,不是這樣的,好茶,不是有錢人也可以喝的到。
茶農不是商人。如果你是茶農的好朋友,你就可以喝得到好茶;如果你的朋友是有錢人,你也可以喝得到好茶;如果你不是茶農的朋友,也沒有有錢的朋友,想喝到好茶,就必須要讓自己知道什麼是好茶,才可能找到買得起的好茶。

這樣聽起來,有錢還是喝好茶的決定要素,至少,想喝價格昂貴的大禹嶺茶或梨山茶,就非得有錢不可不是嗎?

 wait a moment 的邏輯是這樣的。

你/妳怎麼知道大禹嶺茶和梨山茶是好茶的?這兩款茶的確好喝,但是1斤有要價數萬元的,也有1斤4、5千的,你/妳怎麼知道數萬元的一定比數千元的好喝?

乾燥
通常,大部分的人不知道,知道的只有茶葉的名稱和價格,如果不知道茶葉名稱和價格,就分不出哪個是好茶了。

你知道大禹嶺茶的風味是怎麼樣的嗎?
你知道梨山茶的風味特色是怎麼樣的嗎?
你知道阿里山茶的特色是怎麼樣的嗎?
你知道杉林溪茶的香氣是怎麼樣的嗎?
你知道................的口感是怎麼樣的嗎?

曾經旁觀到一位有錢的女性老闆,指名要買大禹嶺茶,而且滋味和喉韻要非常厚重,最好有苦澀可以回甘,後來如她所願地,在某店家買到了滋味喉韻都非常厚重又有苦澀滋味的大禹嶺茶,1 斤要價2萬左右,看著她開心地離開了百貨公司賣場。有錢人喝到好茶了嗎?
或許,不過,在印象中,大禹嶺茶是香氣高雅、滋味偏淡的,沒遇過滋味可以這麼厚重、苦後才能回甘的,是不是大禹嶺茶,值不值得這價錢,老實說,真的不太確定........

另外,自己曾經喝過一款知名連鎖茶莊1斤要賣4000元的高山茶,其好喝程度遠遠超過該茶莊1斤要價8000元的高檔名茶,雖然1斤4000元也不便宜,但是如果喝不出其中的好壞,那1斤8000元、4000元和1斤800元、400元到底有何差異呢?

揉捻
有錢人當然有他的優勢,只要願意花錢,真的比較容易喝到好茶(這裡說的是真的高山好茶,而且不管這有錢人喝不喝的出來茶好不好:) );在高山生長的茶樹,因為地理環境好,茶葉真的會比較好喝、比較香,照顧和製作成本也較高。沒有什麼錢的人,必須要願意鍛鍊自己的感覺和感官,一樣可以喝到好茶的。而且是物超所值的好茶喔!

可以分辨出茶葉的好壞,並且以應有的價格購買到(當然越便宜越好啦 :)),這是最令人開心的事了!

2014-07-15

週末在魚麗泡茶 I 茶道篇

最近開始在魚麗泡茶。

好朋友不好意思對我說,我的文字實在不誘人,倒不如現場沖泡一杯茶,勝過千萬文字。

事實好像也是如此。哎呀,真是糟糕。 :D

魚麗的主要顧客多半是女性,但來和我喝杯茶、聊聊天的目前卻都是男性,或許喜愛喝茶的人(尤其烏龍茶),真的是男性居多;但是後來聽說在週間,有些媽媽們對擺放好的茶具會東問一些、西問一些,心想或許不久之後也會有女性來喝茶聊天。

來喝茶的朋友通常會問,你泡茶目的是推銷茶葉嗎?
嗯,是吧。
不過更希望可以讓大家喝喝看 wait a moment 的茶。

在魚麗一起喝茶的男性朋友,其實對茶葉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所以聊起天來還真不用擔心會沒有話題。 :) 每每在聊完後,我都會想起日本茶道的美好;對我而言,其美好是因為日本有茶道(我雖然對日本茶道涉獵尚淺,但是接觸過的日本茶道老師們,其舉止神態等,莫不讓人對日本茶道為之神往),台灣也有'茶道',可惜,我遇見的每位台灣的'茶道大師'似乎都自成一格,沒有誰服誰,只有自己的是最好。

從台灣北部到台灣中部,再到南部,每個區域都有茶道協會和相關團體,也會看到風格不同的茶席擺設佈置,甚至連沖泡的茶葉都會有區域性;那什麼是台灣的茶道?曾從一位茶道大師的遺作裡也看到同樣的問題,台灣有茶道嗎?

完成一杯茶,交與友人品飲,這整個過程就是茶道。

執壺者專心將茶葉的內涵帶出,滿心歡喜與誠意的交予對方飲用,喝到的不只是茶葉本身的香氣與喉韻,還會喝到執壺者的心意,當下的空間、時間和感受,無法言喻,只能體會身受。 

不是用了多貴的茶具,多少價錢的茶葉,這些都不是重點。


不客氣地說,想要泡好一壺茶,那還不簡單!
坊間多的是教您沖泡茶葉的資料和書籍,例如,半球狀的烏龍茶茶葉用1/5,水溫攝氏95度,第一泡1分15秒,第2泡50秒........,重烘焙的茶葉用陶器沖泡,清香類的茶葉用瓷器沖泡等等,但這只是把茶沖好的基本。

我很喜歡日本茶道。
聽說在日本,進入茶庵內飲茶,門很低,進入的人多要低頭彎身才能進入,代表謙虛;茶席間不可以言語,是很安靜、很平緩的沖泡茶葉和品飲茶葉的過程;靜靜地欣賞泡茶的姿態、茶器之美、茶席之美、空間之美、茶湯之美........。

我覺得,這和我想像的台灣茶道很接近。

2014-07-07

大多數茶商都會騙人嗎?

要說騙人的話,應該每一個人都會騙人,甚至連自己騙自己也常常作。 :)

不一定是故意或刻意騙人,但是卻常常發生。

自己可以努力的部份是,盡量不要被騙。

以選購茶葉為例,觀光客去阿里山玩,名產之一當然就是鼎鼎大名的阿里山茶,那........
什麼是阿里山茶?您知道什麼是阿里山茶的長相、身材、氣味或是滋味嗎?
大部份觀光客都不知道,所以一些比較沒有良心的茶商或茶農會心生邪念想魚目混珠,用較低價的茶葉來掺和矇混,或是提高售價來賺取更多利潤。

在這裡除了責備不肖茶農、茶商外,另外必須提到,讓這筆交易成立的另一項重要條件是,購買人不知道什麼是阿里山茶,而且又一定要看到阿里山這三個字。

您到底是買茶還是買阿里山? 
您到底是買茶還是買比賽?
您到底是買茶還是買春、冬?
:D

我不是感官敏銳的人,不像有些厲害的人,連些微的雜味都可以辨別出來,所以我必須鍛鍊自己的嗅覺和味覺,努力記住不同茶區該有的獨特味道,喜歡找信任的茶農買茶(這除了表示這位茶農不會騙我之外,也表示這位茶農在種植茶樹和販售茶葉有所堅持,而我很欣賞、喜歡他/她的堅持)。

最近遇到幾個好玩的情況,
1. 無論什麼茶都好,請我幫他挑選的老顧客。
2. 堅持非春茶不喝的新好客人。
3. 都喝別人送的比賽茶的可愛老伯。
 
我最羨慕的是3號的老伯,因為不需要買茶就有人會送免費的茶來,哈哈;再來是1號老顧客,因為他/她和我一樣,有可以信任的茶葉來源(當然他/她的來源就是我);2號新客人因為正值春天的緣故,非春茶不買,所以我去向茶農們索取春茶的樣品給他,只是得稍微等上一段時間,因為有些茶農還在高山上種其他的農產品來賺外快,像是青蒜、娃娃菜等等,所以我等他們下來再拿茶。

wait a moment 的信念很簡單,希望將茶葉的概念很簡單的傳遞出去,將一些市場上的既有迷思順便去除;您是要喝好喝的茶?還是要喝春茶、冬茶?還是要喝比賽等級的茶?還是要喝阿里山茶?其實都好, wait a moment 就是想將這些不同的選項,真實的呈現出來,也期待喝茶的人做功課,了解什麼是春、冬茶的滋味特色,了解不同茶區比賽茶的風味,了解阿里山茶的特有茶味;有點像是,越來越多機會外食的我們,多找點時間自己下廚,煮頓料理給自己和家人吃。


記得早期有一篇文章裡寫著我去市場買豬肝的故事。豬肉攤老闆笑著說,你去外面喝豬肝湯,湯裡當然只有少少幾片豬肝,你在家裡煮,放這麼少幹麻?當然要放很多片豬肝啊!

意思是說,外面餐廳讓我以為豬肝湯的長相就是這樣,殊不知,我可以把豬肝吃個過癮。

2014-05-30

不懂茶的人 和 很貴的茶

昨天有幸喝到50年的普洱茶
對普洱茶不甚了解的我,只能感受到了她的滑順和沒有雜味,硬要挑剔的話,我希望可以泡得更濃些,哈哈。 

喝茶的人,總免不了對正在喝的茶品頭論足一番,最常聽到的就是多少錢;昨天的50年普洱茶似乎就要上百萬元,也就是每喝一小杯,可能就要數千元,照這樣換算起來,那我昨天真是賺到了,幸運地喝了好幾萬元的茶。

然而
後來稍微深切地想了一下,我感覺幸運的部分是甚麼?好像是因為這茶價值幾百萬元而興奮,而覺得幸運,對於茶葉本身的滋味和香氣,似乎沒有那麼興奮 ( 想到這一點,真覺得自己很庸俗 -_-" ),主要的原因,或許是我不太懂普洱茶吧。


心裡和茶葉悄悄的對話........

我:嗯,味道這麼淡,可以濃一點就好了

茶:喔,我也可以很濃的

我:我知道,不知道為甚麼泡茶的人把妳泡的這麼淡....

茶:.......我有50年的歷史喔!是老茶了

我:嗯嗯,茶湯很滑順和濃稠,可惜其他的我喝不出來,應該說我不知道50年應該是甚麼味道

茶:這樣子啊,沒關係,很高興認識你

我:謝謝妳,我也很高興認識妳


最後
我在想,下次遇到朋友來訪,我到底該請他們喝甚麼樣的茶才對呢?雖然選擇泡好茶招待絕對不會失禮,但對茶葉其實是頗失禮的,如果朋友和茶葉的接觸時間很少;面對複雜的事情,如果能夠慢慢的、好好的來處理,應該會有很大的成就感的。

2014-05-28

歡迎大家有空來魚麗喝茶

大家好。

有個好消息要向大家報告

wait a moment "終於"要在魚麗佈置一個泡茶空間了!!



基於種種主、客觀因素,包括茶葉品項的決定、茶葉價格的規則、販售通路的選擇等等,以及............個人的懶惰 -_-";wait a moment 一直持續以牛步 (或許看起來比較像是蝸牛的 :) ) 的速度緩慢但是非常穩定的走著,一晃眼三年過去,除了銷售額依然還在潛水中,還好忠實的客戶朋友們的有增無減,還帶來有關茶葉的許多回應,這些都成為我們一路上的花香和風景,真的由衷感謝每一位朋友的陪伴。

最重要的動力,來自於魚麗朋友們的熱忱和大方,不但將 wait a moment 的商品擺在最醒目的位置,甚至更創造出可以泡茶、喝茶的空間,讓 wait a moment 的茶葉與對茶的心意,可以在現場和每一位進來魚麗的朋友分享,這一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沒想到在三年後竟然就這樣出現了!




天時,地利,人和
製茶最重要的三項要素。一件事情的成就也需要這三項要素。

有一個空間,可以坐下來喝杯茶,聊聊茶的事情,真的再好不過了。
:)

2014-05-16

Do not listen to specialists while you are purchasing a package of tea

Recently I had an interesting conversation with one of my best friend, Richer.
He likes Golden oolong tea and Assam black tea in wait a moment.

Richer said, 'What do you think that western people like Chinese tea or not, especially oolong tea?'.

I said, '........'.

Richer said, 'Just like those herb teas, from western countries. Do you like herb tea, such as rose tea, mint tea or fruit tea?'.

I said, 'Hum, I don't like herb very much because ........'.

Richer said, 'See. It is same. Maybe western people feel the same way about oolong tea as you in the beginning. And then you have to introduce the value of oolong tea to them at first. Take them to the entrance of the world of tea. Show them how the world of tea beautiful and various is through professional and relaxed methods.'. 

I said, 'I think you are right. In my opinion, the better way to get close to some things new is to experience them by yourself first , and just remember the feel you get purely. Later, if the experience is wonderful, then figure out which one or two make you impressive. Finally it is the proper time to check the data and go get some information from those "specialists".'.

Richer said, 'Why did you use punctuation marks, " ", here?'. 
( How Richer hear the punctuation marks? :) )

I said, 'The favorite of tea is personal and private. No matter how people are new to the world of tea, their private experi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this world. Some people are sensitive about feel, taste, fragrance,and so on, but they are minority. Most people are insensitive, yes. Seems the right way is to listen to "specialists" first, but it is totally wrong.'.

Richer said,'How come?'.

I said, '1st, the world of tea is various. How do you know the "specialists" is professional in which tea? 2nd, it is normal and usual that a person introduce what he or she prefer to you, but you do not like it actually. For example, I like to have a cup of black tea every morning, I will recommend you to have some in the morning unconsciously, if you ask me something about tea. 3rd, I might like oolong tea because of its fragrance, but it does not mean you will like it, even thought I show you everything wonderful about oolong tea hardly. 4th, ........'.

Richer said, 'OK! OK! I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 You just said that I am necessary to have my own experience and ideas before I ask for advice, right? And no matter what you or "specialists" say, I should be true and loyal to what I really feel while I am drinking a cup of tea instead of just listen to you or "specialists", and do not ignore my personal feel and experience, even it is small.'.

I said, 'Yes, that is totally right. You are intelligent!'. 
:)

2014-04-26

茶葉包裝中的脫氧劑

不知道大家都怎麼對待茶葉包裝袋中的脫氧劑呢?

什麼是脫氧劑? O.o
好,這是個好問題。

就是茶葉包裝袋中一小包充斥著英文或是日文的小塑膠包裝,類似像是一些零食袋中的乾燥劑一樣,對,和乾燥劑一樣不可以吃,並沒有稀奇的茶葉包在裡面。

乾燥劑,顧名思義就是爲了保持包裝袋內乾燥,如何保持乾燥?對,去除水分。所以乾燥劑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設計的。

同理

脫氧劑,顧名思義就是爲了讓包裝袋內可以脫去氧氣,如何脫去氧氣?對,把氧氣吸走。所以脫氧劑是爲了吸收包裝袋中的氧氣而設計的

一直放在袋子裡,不就是最好的對待方式了,可以一直去水分或是吸氧氣...?



食品乾燥劑 
會一直吸水份沒錯,會一直吸氧氣也沒錯,可是總會有吸飽的一天,所以....

乾燥劑,通常會有顏色的變化來顯示是不是已經吸飽了,吸飽了就不可以再放在袋中,因為只要有比乾燥劑乾燥的東西,乾燥劑反而會將水分給它,無論它是你的食物還是藥品,總結,乾燥劑可以放置一段時間,但是不可以一直放在袋中,尤其短期間內吃不完,需要長期放置的情形,那一定要將乾燥劑丟掉,如果真的需要,可以再放入新的乾燥劑。



脫氧劑,一但打開包裝就應該將脫氧劑丟掉
尤其是茶葉包裝袋中的脫氧劑,爲什麼?


茶葉專用脫氧劑 慢熱型
因為脫氧劑在吸收氧氣的時候會發熱,這是對茶葉很致命的傷害。稍微留意會發現茶葉包裝袋及便已經抽真空變成硬硬的一丸,但是打開包裝後還是會發現裡面依然有脫氧劑,這是因為抽真空這動作並無法將袋中的氣體完全抽走,脫氧劑的任務就是將剩下微量的氧氣吸走;氧氣越多,脫氧劑為了吸收氧氣所產生的反應也越激烈。所以開封後,還未反應完畢的脫氧劑遇到氧氣又會開始反應,繼續留在袋中,反而會熱到茶葉。

有機會的話,請到一般茶莊走走,茶葉多半都是30斤一個鋁箔袋,當然也有其他重量,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如果可以看到老闆開封這麼大一袋茶葉鋁箔袋的時候,你可以看到茶葉上面會有十數包脫氧劑在頂端,而且老闆會毫不猶豫的把這些脫氧劑全部丟棄,即便要再封裝回去,也不會再使用這些脫氧劑了。

最後,應該先向大家道歉,因為長久以來包裝茶葉,我們都習慣先將脫氧劑丟入袋底,然後再裝入茶葉,如此一來,在打開茶葉包裝袋的時候將會找不到脫氧劑........除非把茶葉全倒出來先,或是伸手進去撈,無論如何,我們以後會改變此一包裝順序,脫氧劑將會是最後放入的品項。當然,也請各位在開封後,馬上將脫氧劑丟棄不用,以維持茶葉原本風味。

你說沒有脫氧劑茶葉不就會氧化?會啊,不過解決方法有很多種,在這裡提出最好用的兩種
1.放入新的脫氧劑。
2.將茶葉喝完或是食物吃完。

wait a moment 非常建議早早喝完茶葉,慢慢喝完就好,不需要盡快喝完,但是更不要捨不得喝;吃的東西和喝的東西一樣,都是越早吃完、越早喝完越美味,放著,只會留下滋味變差的遺憾。

2014-04-20

服貿、核能、學運和茶葉 都必須自己去了解 才不會被其他人唬弄

最近新聞天天報導服貿、核四、太陽花學運等等, 想不去注意都有點困難。
網路上,每則新聞的下面有時候可以留言,於是也可以看到許多奇怪或是針鋒相對的言論;

wait a moment 對於茶葉很熟悉,不過對於服貿、核能和學運就差了點,目前還在在研究了解中,不過比起之前的一知半解以及被大眾媒體牽著鼻子走的情形,可以算是進步很多了 :)

回到茶葉領域,驚覺發現情形是如此雷同........

不懂茶葉,想要喝茶,想要買茶,怎麼辦?
以前通常會建議不太熟,但是又想買茶的朋友....
如果你懂茶,那就去茶行買,應該比較便宜(前提當然是不要被騙);如果你不懂茶,還是想買茶但又怕被騙,那你就買大品牌的茶,也許會貴一點,但是應該不會差太遠。
這是一個少輸為贏的方法。

懂一點茶,想要買茶,通常最容易被騙,而且被騙最慘,因為都是別人說、因為都是書上說....
懂到一半的麻煩是,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於別人和別處,自己尚未完全消化或是融會貫通進而產生自己的主見,所以最容易被牽著鼻子走,即便自己心中覺得有一絲不妥或疑惑,也會自行抹去,等回到回家,才驚覺當時細微的不妥或疑惑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和正確的,這時許多人會非常怨嘆,從此分兩條路走,一是放棄喝茶、放棄了解茶,一是更努力的去懂茶、學更多茶葉知識

滿懂茶的人,買茶很容易(也很辛苦,必須得找到喜歡的茶、看的上的茶),因為主見很強,通常也有習慣飲用的茶葉,所以買茶的方向很明確....
可以了解茶是一件快樂的事,不會常常被騙是很開心的,更開心的是可以進一步學習不同茶葉帶來的不同感受;這和每一件事情都一樣,當具備一定程度後,就可以進入新的境界領域,也才可以遇到新事物和新感受

就算懂茶也常常被騙,只是被騙的很開心。
因為對方實在太厲害了,竟然可以說出一套讓人心服口服的理論,與其說被騙,更應該說獲得了一個新的看待茶葉的方式和角度

以 wait a moment 最近的一批輕焙火烏龍來說....


輕焙火烏龍
 Light Baked Oolong Tea
$600元 / 200g
龍鳳峽2013秋茶版
這批來自龍鳳峽的高山秋茶,茶質高級,也有鮮明的高山香氣和口感;但如果用3公克,5分鐘,150毫升的檢驗茶葉的沖泡方式來檢視這款茶的優劣,卻可以挑出許多的缺點,例如走水不夠順暢、發酵不夠平均、揉捻不足、茶葉太嫩採以致滋味太濃等等,這樣聽完是不是可以將這款茶丟棄都不會心疼了 :) 

但是實際用茶壺沖泡,其香氣、滋味、喉韻等等,又讓在場的朋友們讚不絕口,或許其中有泡茶的功力加持,但是茶葉的質地卻是好喝的基本,絕對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手法來掩蓋或欺騙的。


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看茶菁,可以看到以上的缺點,但是喝茶卻喝不到,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這款茶走水更順暢、發酵更均勻、揉捻更充足,則這款茶絕對有 wait a moment 的 輕焙火烏龍 頂級 的水準,可惜就是有上述的缺點和較昂貴的成本,所以 wait a moment 將其視為高級版的 輕焙火烏龍 來和朋友分享。

說這款茶不好的朋友沒有說謊,對吧?
讚美這款茶好喝的朋友也沒有說謊,對吧?

前提是,要懂茶,要實際去喝茶,要有自己的想法,這樣就可以享受茶葉帶來的趣味了

對於服貿、核能、學運都一樣,要懂,實際參與,有自己的想法,留意隱隱約約的不妥和疑惑的感覺,去查證它,這樣就可以自己保衛自己的生命、家庭和國家的安全,不會被別人唬弄。
:)

2014-04-14

來自好朋友的新茶 龍鳳峽烏龍茶

一款突然出現的輕焙火高山烏龍茶

龍鳳峽烏龍茶是杉林溪烏龍茶中的佼佼者。

秋茶,秋天採摘的茶,不是種植烏龍茶茶農的販售主力,主要還是爲了幫即將採收的冬茶準備一個好的開始....

不過既然都採收了,就好好的製作一下,通常會以較冬、春茶低的價格販售出去,對於茶農的生活不無小補;有時遇到氣候比較涼爽的秋天,秋茶詢問度更是跌破大家眼鏡,銷售數字有時比冬茶還要漂亮,所以也有人獨獨鍾情於物超所值的秋茶。

習慣喝龍鳳峽烏龍茶的飲茶者,往往對於梨山或大禹嶺的烏龍茶,也可以老神在在的欣賞其獨特風味卻不留戀其間,最後還是要泡一壺龍鳳峽的烏龍茶,喝一杯心目中的高山烏龍茶最為結尾。

輕焙火烏龍
 Light Baked Oolong Tea
$600元 / 200g
龍鳳峽2013秋茶版
這款2013 年龍鳳峽秋茶,是第2天所採收的茶葉(一般有規模的茶園,多半會採收茶葉時間會需要3天以上,而且因為天氣的變化,每天不同茶菁做出來的茶葉也不一樣),比較可惜的是第二天有稍微下雨,影響到萎凋(走水)的過程,造成些微的積水。

秋茶多嫩採,所以滋味會更明顯的濃郁;不過此款烏龍茶又加上雨天的搗亂,滋味更形濃厚(重口味的飲茶者聽了或許很開心:));若不想太濃,沖泡時茶葉不要放太多,或者也可以維持習慣的茶量,然後稍微縮短浸泡時間,如此簡單調整一下茶湯濃度,就可以讓隱藏在其中的高山茶風味展現。

因為是好朋友拿來分享,我們決定將這份心意一起放入 wait a moment 的茶葉中,讓喝的朋友也感受到好友的體貼和情誼。我們會將這批茶葉裝入 輕焙火烏龍 中,保存期限標示為 2016/04/01 (也是可愛的愚人節,那天我收到了很多惡作劇 :)),如果想購買這批茶葉,也請來信時特別註明您的要求。

 wait a moment 邀請您一起來喝龍鳳峽2013年秋茶 :D

2014-03-26

讓我們更接近真正的民主吧

First they ignore you, then they laugh at you,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you win. -Gandhi


昨天去南投市中國國民黨黨部前
拿著反黑箱服貿標幟站站坐坐了一整天
現場自己跑來的人有3人(包括我)
還遇到了快閃一群人
現場警察、刑警、蒐證的CID人數比我們多上幾倍
國民黨裡面的人(據說是主委)親切的問要不要喝點水或拿個椅子
我說不用了,謝謝你。(我如果拿著反對國民黨粗暴通過服貿的牌子去上國民黨黨部的廁所,還真的怪怪的)
我大概早上十一點左右到國民黨黨部前
馬上有平面記者、網路記者和警察前來關切
警察當然是一下溫柔希望我們不要待太久、一下語帶威脅的說我可以把你們帶走喔
我知道警察是職責所在,所以也儘可能的和平溝通,希望多待一些時間是一些

後來
對面補習班叫我們加油,說有需要廁所或飲水可以去他們那
(下午,補習班的小朋友也畫了幾張反黑箱服貿的牌子在自拍)
我們多了一些力量
對面右側突然坐了一位大哥(年紀比我大我就叫大哥)
我隱約聽到他拿起行動說嗯,有三個人....
我的神經就這樣緊繃起來
直到他後來對我們比了個大拇指,我才解除神經警報

來往路人,無論開車、騎車、走路
看著我們一下,有些人點頭微笑,有些人比讚,有些人大叫加油
我們又多了一些力量
幾位開貨車、對面右側的大哥們(人越來越多,比我們還多)
帶來好幾袋冷飲,可以供給十幾二十人享用
而我們那時還是只有4個人了

一位約七八十歲的阿公早上和下午都來和我們一起舉牌反黑箱服貿
阿公跟我們訴說當年日本統治時和國民黨統治時的生命故事
因此我們帶的書本沒派上用場
因為真實的生命故事實在太吸引人了,既使滿臉都是阿公的口水也要聽下去
阿公不知道,只要他在,警察就不會三不五時的來趕我們了
昨天受到阿公的保護了,謝謝阿公

警察後來又出現想趕我們走(我對時間順序有點記不清楚,應該沒錯)
(其實那位紀所長人很好,我一直找他聊天,希望可以緩和一下我們和警察間的緊繃)
結果對面大哥也來了
他對警察說,有什麼事?
警察遇到對面的大哥,馬上說沒事......說是順便保護我們,以免被壞人欺負...
大哥又對我們說,你們不要怕,我有律師,有問題找我...於是就拿出名片給我們,人就回對面了
名片上是民進黨的某位副執行長(不好意思,我對名字的記性差爆了)

說真的,
除了藍綠,色彩千千萬萬,
可是這時候出現的綠色
真的讓我們心安

對面的大哥們(看起來就是可愛的鄉親們),三不五時的拿食物過來,說會保護我們,然後再回到他們的位置
據說這樣分開是不要讓政黨的感覺進到我們裡面
然後接近了下午五點,同伴的一堆朋友來訪,人數暴增成10人
大哥們也響起了掌聲
大家開始聊天拍照,熱鬧不已
警察當然也一起來了(人太多,他們又來關切驅趕)

於是國民黨黨部下班了(聽說是我們去害他們也要去,不知道?)
警察希望大家可以休息散去了
五點三十分
我們向大家鞠躬道謝
謝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持
然後解散回家
(這時最大的問題是物資太多,分不完 :),警察又不方便拿)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這樣的社會運動(可以稱為社會運動嗎?)
我累爆了,我超怕被警察抓走,超怕有人要來鬧事打架,超怕......
嗯,不得不承認,我是個膽小鬼,膽小的40歲中年男子
媽的

我真心佩服在立院的人們
我真心佩服這些愛台灣的人們的努力不懈
我真心佩服

※落落長,因為對於昨天的事,腦子就是這樣傻傻的記錄著,然後變成文字....


2014-03-09

一次買一斤茶(快2000元)才免運費,太貴了;滿1000元就免運費才好。

喜愛喝茶的朋友們啊!

真不好意思,沒留意到我們的茶葉1斤都要快2000元了,這真的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謝謝你們的回應,從今天開始,消費滿1000元就免運費,這樣才好! 對吧? :)

我想要將烏龍茶系列,論斤秤兩的來販售,1包500元以上的烏龍茶茶葉,的確會讓第一次想接近茶葉的朋友感覺壓力,無法下手,但是100元左右就輕鬆多了。 :D 我想。



我還在尋找喜愛的包裝,或許長的會像這樣,簡單的鋁箔真空包裝,簡單標示茶葉品項,但是我不太確定這張照片的茶葉容量是多少?好像有50g呢!如果是這樣,成品應該會再小一點點。

無論如何,我已經將〝買茶〞的頁面加上了每兩的定價,希望讓想買少量茶的朋友可以買的沒有壓力,喝的很開心。

最後,預祝一切進行順利。

2014-02-18

想送茶葉給朋友

一位好朋友J想送茶葉給他的另外一位好朋友,於是有了以下的對話
(內容有稍微修改,主要用以表達如何送茶給熟識的朋友為主) 


我是輕焙火烏龍 頂級,我很貴
$1500 / 200g
J:「我有個朋友,也喝茶,所以我想送他茶葉當禮物,該送什麼茶好呢?」

B:「那他都喝什麼茶?」
J:「不知道,只知道是很貴的茶,好像是一斤八千還是一萬的茶........」

B:「有焙火嗎?」
J:「不知道,只知道很好喝,這樣是不是很難決定?」

B:「嗯,也還好。不然送農產品也不錯,像是最近的蜜棗什麼的,當季的水果最好吃。:)」
J:「........」

B:「一斤八千或一萬的茶,除了比賽茶可以有這種價格,通常大概就是大禹嶺和梨山的高山茶了,不過從一斤幾千到幾萬都有,範圍太大....」
J:「喔,所以很難選了........」

B:「我是覺得這種平時表達友情的禮物,不應該用價錢來衡量,你跟他認識很久了嗎?」
我是輕焙火烏龍,平常都喝我
$600 / 200g

J:「是啊,他對我很好,常常送我一些東西,所以我也想送他我喜歡的東西。」

B:「那就送你自己喜歡喝的茶好了,雖然價格上的差別或許會造成等級上的差別,但是滋味、特色一定不同。」
J:「那他會不會不喜歡?」
B:「如果他喝的茶都很高檔,那落差一定會有;只是這款茶是你平時就在喝的茶,可以聽聽你朋友的意見,看看他對這款茶的感覺如何,也是一種很棒的分享和討論。」
J:「聽起來不錯 :)」

B:「除非是品質本來就差的茶,不然我們所謂茶葉的好壞分別,不是真的指好與不好,而是好、比較好或是很好吧!每種茶的特色都不一樣,應該可以有不錯的討論空間。」
J:「好那就送他我常喝的、比較好(貴)的那一款吧!」
※結果還是會想送價格接近一點的。 :)




mint 
好喝的茶通常比較貴,但是貴的茶不代表一定好喝(或你喜歡),你是不是也喝過感覺不怎麼樣的梨山茶和大禹嶺茶呢?

越好的茶葉,喝起來會越滑順甘甜、越味濃回甘、香氣越飽足,但若要三者俱足,卻也是奢侈的要求啊! 

送有喝茶的朋友他們習慣的茶葉比較適當,如果沒辦法,那麼送自己習慣喝的茶葉也不錯;和好友分享自己的喜好,偶而讓好友吐槽一下也很有意思。

2014-01-31

川芎茶調散番外篇的極短續篇

曾經驚訝於吃藥竟可以配茶葉水吞服,甚至是必須配茶葉水吞服。

因為政府規定中藥不可以含有咖啡因,所以川芎茶調散的'茶'就沒辦法放到藥粉中,於是才出現了吃中藥需要配茶葉水吞服的少數例外(原本都說茶會讓藥無效)。

後來發現一個更令人意外的情況.....

不同茶葉水配合川芎茶調散所帶出的藥品效果也是不同的

這並不是很嚴謹的實驗結果,卻是日常生活中許多慢慢累積出來的結論。

好喝的茶葉水能夠帶出的藥效有限,也可以直接說,好喝的茶葉水,並不適合用於服用川芎茶調散的時機;越苦澀的茶葉水反而可以越有效的帶出藥效濃苦的綠茶是非常好的選項。

最新的情形讓人驚訝也令人稍微失望,那就是中國產的綠茶台灣產的綠茶更有效的帶出川芎茶調散的藥效。


失望是因為,這或許表示台灣茶葉中所含的'茶葉'有可能已經不是100%的'茶葉'了,或其他國家所產的茶葉更有所謂的茶葉質地;猜想,台灣茶葉不斷使用農藥和肥料來增產的結果,似乎造成茶葉好喝,但本質上已經不太像茶葉了;中國一年一採或是尚未形成的專業大量植茶、採茶制度,在茶葉領域角度來看,或許因此保留了茶葉最珍貴的本質,或許吧。

2014-01-30

茶葉適製性

茶葉有其適合作成的茶葉..........???

是的,不同茶樹長出來的葉子(茶葉,未製成乾燥可沖泡的茶葉前,一般稱之為茶菁),會有最適合被製成的某幾種茶葉。

例如:在桃園、新竹、苗栗種植最普遍的青心大冇茶樹,最適合做成的茶葉就是白毫烏龍茶(也就是俗稱的椪風茶、東方美人茶)。

因為青心大冇茶葉有比其他種茶葉肥大的芽心,以及更甘甜的滋味,因此小綠葉蟬最喜歡叮咬,而肥大的芽心也比較不怕被叮咬,所以製成的東方美人茶也是最好喝的。

青心烏龍 適合做成 烏龍茶
金萱、翠玉 適合作成 烏龍茶
阿薩姆 適合做成 阿薩姆紅茶
青心大冇、青心柑仔 適合做成 綠茶

還有很多很多.....

這是前輩留下的結論。


相對於十年前台灣的茶葉環境,現在可以聽到更多更多不同的茶葉出現,例如阿里山紅茶、金萱紅茶、梨山金萱茶等等,因為茶葉的名字通常就是來自於她的產地,例如:梨山、阿里山、杉林溪等,樹種名,例如:鐵觀音、金萱、翠玉等,或是來自於典故外型,例如:烏龍茶、綠茶等;這是初次或初期接觸茶葉的朋友們,最覺得複雜和混亂的部分,其實只要稍微在進入一點茶葉的領域,就會發現其實還滿容易了解的。

一個令喝茶朋友困擾的,是最近出現的似是而非情形。舉例來說,在茶葉製作過程中的發酵部分,完全不發酵的茶葉是綠茶,全發酵的茶葉是紅茶,這變成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一般常識了,可是綠茶是甚麼茶葉?紅茶又應該是甚麼茶葉?有人用阿薩姆茶葉來做阿薩姆紅茶,有人用金萱茶來做,又有些人用烏龍茶來做.....

每一種茶葉都可以拿來做紅茶嗎?

廣義的來說,是;可是嚴格來說,不是。

'是'的意思是說,如果茶葉製作上,只要是全發酵,不去在意或分別品種上的不同,或忽略其他的更細緻的條件,那的確每一種茶都可以拿來全發酵(在此故意不稱之為紅茶)。

'不是'的意思是說,不是每一種茶葉都適合做成紅茶

就像一盤令人喜愛的肉絲炒飯,不是每一種肉切成肉絲,加進炒飯裡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稱之為肉絲炒飯;前輩們選擇具有油脂的豬肉,成為讓每個人都垂涎的肉絲炒飯,就是因為豬肉有'油脂'。

最弔詭的部分是.....

用昂貴的松阪牛肉切成的肉絲,炒出來的肉絲炒飯,是不是肉絲炒飯呢?好不好吃呢?

別被'昂貴'、'松坂''、牛肉'這些已經在每個人腦袋裡,被建立成'好'的形象所蒙蔽,親自去試一試,用自己的味覺來感覺,用心去感覺。

你/妳不一定會希望在麻油雞湯裡看到一塊上等牛肉的。

2014-01-06

茶葉保存注意事項之最

許多的茶葉問題,有些不一定有急迫性的重要,但是每次當你遇到的時候,卻也著實不免想破了頭,還是得不到正確肯定的答案,有如魚刺在哽的難受。有些可愛的問題,例如....

茶梅裡面的茶葉可以吃嗎?
可以啊!如果用的茶葉不錯,醃的又很入味,有時候滿滿吸附住梅汁的茶葉比梅子還讓人愛不釋手!

茶瓜子裡面的茶葉可以泡來喝嗎?
可以啊!不過應該已經不好喝了,因為茶瓜子裡的茶葉是用來當作瓜子茶香氣的來源,所以茶葉的迷人香氣應該都蕩然無存了。

也有較專業的問題,例如....

真空包裝和充氮包裝哪個對茶葉比較好?
各有優缺點。真空包裝裡面通常都會再放一包脫氧劑,協助去除遺留的少量空氣中的氧氣,這是很好的包裝方式;而充氮則是先進的作法,但是原理一樣,用氮氣來取代包裝中原本有的空氣,氮氣不會和茶葉反應,只是包裝會變成膨膨的。二者就保存效果上來說是一樣好的。

:)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
葉保存到底怎麼做?
只要知道造成茶葉變質的主要因素,然後避免之,就可以知道怎麼保存!
不過,有些茶葉就是不宜保存,像是綠茶和輕焙火烏龍茶等,所以千萬不要捨不得喝才是。
  •     水太多不行。茶葉的安全含水量是5%以下,而茶葉吸濕性又很強,含水量太高就    會發霉。所以儲存環境的乾燥與通風很重要。
  • 溫度    即使在未開封的包裝中, 茶葉中的物質還是持續但是緩慢的變化,而溫度越高,則變化的速度越快,所以溫度太高不好;攝氏零下20度是目前認為最好的茶葉保存溫度,大型茶葉商也是應用此原理保存大量的茶葉。
  • 氧氣    茶葉中的許多物質都容易進行氧化作用,進而造成品質的變化,這也是為什麼茶葉通常都是真空或充氮的包裝。
  • 異味    茶葉很容易吸濕和吸味道,所以不要將茶葉隨意放置冰箱內或廚房,這也和上述的乾燥、通風的儲存環境相呼應。
  • 光線     茶葉中很多物質對光很敏感,遇光後很容易進行氧化作用,就像許多食品在照光後會產生'日光臭';以目前所知,照到光是導致茶葉質變最快的因素
這些因素會導致茶葉走味、變色甚至發霉,除了不好喝、不好聞,發霉了更會傷害身體。茶葉如此保存不易,既使在完整未開封包裝的茶葉,也是會慢慢質變,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大家會說茶葉早點喝完比較好,像是綠茶就是喝她的新鮮,大概只有具烘焙的陳年茶比較適合妥善擺放而已;另外有些人茶葉擺了幾年才想起來要喝,如果沒有變質當然可以喝,不過應該都不太好喝了。


沖泡說明

阿薩姆紅茶巨型茶包 8入
$400 / p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