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9

茶葉價格平易近人的意義

最近拿的茶葉,為了保持和提升品質,價格越來越高。

以重烘焙烏龍來說,茶葉本質已經'是比賽茶的得獎水準,而販售價格硬是不調高,無奈購買的人還是不多;

以輕焙火烏龍來說,杉林溪的高山烏龍春茶,滋味香氣都是一等的水準,販售價格多了新台幣150元,無奈購買的人還是不多;

以碧螺春綠茶來說,清明前後採收、不用化肥和農藥的照顧栽種,難得的道地的台灣三峽碧螺春綠茶,販售價格多了新台幣100元,無奈購買的人也還是不多;

這樣把好東西拿出來,卻乏人欣賞,應該是我們這種喜愛茶葉的人最心痛的情形了。


有了平易近人的茶葉價格,自然就會有人因此來購買,然後就可以知道茶葉的味道,然後慢慢地就可以瞭解茶葉的品質,久而久之出去買茶就具備了自己的茶葉知識和經驗,如此就快可以獲得進入茶道領域的入場券。
日本茶道扭蛋版



茶席是清淨地,一營戀便成茶館;茶會是道場,一涉功利何異廟會、市集。

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茶道大師自勉的字句。


茶可以營利,茶可以洗滌人心,茶可以陪伴生活,茶可以入道。

2016-09-17

碧螺春綠茶的潛在魅力

茶農自家栽種、沒有施用除草劑的綠茶,成為了 wait a moment 綠茶代替品項,也成為了這次生日宴會的稱職綠葉。

歡樂、頗盛大的生日宴會被朋友們佈置準備的典雅而華麗,經典傳統的黑森林蛋糕、藝術品般的日式和菓子、超級台的鮮紅火龍果,最後是一人一杯蓋碗含葉綠茶。

當天蛋糕遲到了,所以宴會的開始以日式和菓子和碧螺春綠茶開始;蓋碗(也稱為蓋杯啦)含葉茶的好處就是回沖方便,可以輕鬆的一直喝到濃淡合宜的綠茶.................

嗯,一直........一直........一直........一直.......一直........喝到好喝的綠茶,咦,怎麼還是一直喝到好喝的綠茶........

不過,綠茶茶農也說了,如果用這款綠茶去比賽就輸定了,一定要用之前那種的........ 
怎麼會這樣........-_-"

2016-07-23

機車行老闆的親身示範

修理機車和販售茶葉有個地方是一樣的,就是需要客戶的信任。

因為明天要將心愛的野兔傳奇檔車經由台鐵託運到中部,於是今天特意將車騎去認識多年的車行整理,以免到了中部出現大毛病,那就找不到熟識的機車修理師傅了。

原本只是要加裝兩個側邊的置物箱,順便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部分,結果發現前輪的煞車不行了,要換;然後前輪的煞車油漏了,裝油的小鐵盒要換;接著因為噪音發現驅動齒輪磨光了,要換;這樣一連串下來,毛病越來越多,需要花費的金錢也越來越多........

這故事看起來,就像是一般人去了不熟識的車行會發生的情形,車子看起來明明沒事,怎麼會換個機油,其餘的毛病就突然通通浮現。

其實
這故事的另外一個角度是這樣看的........

A車子到車行後,老闆等到置物箱來就馬上開始裝上車的兩邊,為了平衡和好看,慢慢地調整兩個箱子的高度,最後還在詢問後置物箱下方各鑽了兩個小洞,這樣放濕雨衣進置物箱的時候,才有孔可以將水流出。

B因為車子騎的時候會唧唧作響,所以換了一個煞車,結果煞車油的觀景窗也瞬間破了,一次變成換兩個部分,這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再貴都要好好處理,所以二話不說一定要換。

C為讓煞車油順暢,使用煞車油通管路,花了10分鐘,明明加滿煞車油就可以,但是硬是做到煞車很順;

D然後,突然,老闆幫野兔傳奇洗泡泡澡,清洗全身,用菜瓜布刷去鐵鏽,用海綿洗車身,用毛刷刷輪框,因為知道或許以後看不到這車了,所以很用心的花了10分鐘做了一次車體SPA;

E交車前老闆試騎,發現唧唧作響,用1分鐘拆下來許多螺絲,發現的原因是齒輪磨損,他說了一句,換了齒輪就好;

F然後,在換齒輪的時候,老闆順便拿了盆油,花了10分鐘清理沾滿油汙的鍊條,然後將練調重新上油,裝回外殼,再次交車給我;

最後老闆拿著電子計算機問,我們修了甚麼,置物箱....煞車....裝煞車油的鐵盒....齒輪,喔........,總共2900元........

將3000元交給老闆,請老闆留著多的100元,老闆微微前傾感謝那多的100元,在感動到有點無法言語的情形下,傾身謝謝老闆對野兔傳奇的可能最後一次的照顧。

老闆說,我的客人都是老客人,或是介紹來的,我也不喜歡新客人,不過,新客人通常不相信車行,也是車行自己造成的吧。


那100元,是信任彼此的感謝。

2016-07-10

去買茶要有自信_______茶葉二分法的盲點

天牛很漂亮,會危害樹幹
二分法不太好,二分法的意思是

好茶       壞茶
好喝       不好喝
高海拔   低海拔
好人       壞人

以上例子舉的不太好,不過很好用。

一位壞流氓,也可能扶老太太過馬路。
一位好警察,也可能溜班去打牙祭。

大膽說一句,凡事都有好有壞。

幾天前看到日本在賣一種組合包裝的茶葉,一組有三包,剛好三種茶,每一種茶來自於不同茶農,每一種茶的風味、特性都不同,有的口感濃郁,有的香氣十足,放三種不同的茶葉的目的,是讓消費者可以自己混合出喜歡的第四種茶。

換個角度說,這就是台灣茶的"合堆"。

種水果要有自信
合堆的原始目的,是希望可以將本來不夠好(或許好喝但沒香氣,又或者很香但滋味淡薄)的幾種茶混合在一起,達到1+1>2的效果。不厲害的茶農也無法合堆出好喝的混茶,雖然是厲害的技術,但是對於一開始就比較完美的單品茶,就可能會被批評是不肖商人用來賺取暴利的手段。

對於日本人可以這樣看待合堆,或者說是將這技巧美化,打從心底覺得很聰明,說不定消費者還會愛上這種方式,像是可以自己親手摘水果、採草莓等美好的親身體驗。

賣茶賣久了,甚麼樣的人都見過,當然也有些人始終都遇不到。

一斤梨山茶,沒有二萬元以上不買。
(這是甚麼邏輯,五千元就已經非常非常好的了。)

要買一斤六百元的高山茶。
(這是甚麼邏輯,高山茶成本都一千元了。)

所以重點就是,要捨棄"梨山茶""高山茶""一斤兩萬元""一斤六百元"這些外在的東西。

若你的味覺比較遲鈍,給你吃真的原汁牛肉麵,和吃一碗原汁牛肉泡麵都一樣滿足,兩個你都覺得很好吃,味道差不多,撇開健康因素,那你吃泡麵就好了。

好吧,這是個差勁的例子,不過很好用。

相信你自己的味覺,如果你的味覺真的這麼差,那就喝你喜歡的茶,便宜很好,低海拔也沒有關係的,有問題的是你的自尊心,那個無聊的自尊心。

喝茶要自尊心做甚麼?

一天到晚喝一種茶,很無聊的。

喝你喜歡的茶,如果她很便宜,那太棒了,可以省下一些金錢,假如你能持續喝下去,有一天,你會想嘗試另外一種茶,或許貴一點,或許便宜一點,或許是高海拔或低海拔不一定,但是你會越喝越知道你自己現在想要喝甚麼茶,慢慢地你會知道原來還有具備這麼迷人風味的茶葉,然後那時候才開始需要擔心錢的問題。
種茶買茶都要有自信

好茶壞茶這個議題有點假,每家茶行都說自己茶好(但是裡面明明也有較差的茶),而每一位客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的茶行和茶葉,所以是不是好茶是很主觀的。

是不是好茶是很主觀的。

這茶適不適合你,你喜歡不喜歡,才是重點。

2016-06-09

原本計畫........,結果........ 輕焙火烏龍茶篇

因為有變化,才出現了改變的機會。

wait a moment 的輕焙火烏龍一直是以高品質的秋茶、夏茶為代表;

烏龍茶的春茶和冬茶是昂貴的飲品,即便當年的品質不夠好也是一樣昂貴;
而烏龍茶的秋茶和夏茶則是二級品,即便當年的品質很好也只能是二級品的價錢。

wait a moment 是靠著茶農的選茶能力,才得以讓品質好的烏龍茶的秋茶和夏茶可以為喝茶人所接受。

許多愛茶人非春、冬茶不喝;青菜水果是當季的好,這大家都能接受,茶葉卻不可以;這次 wait a moment 購茶時終於發生秋茶不夠的情況,所以選擇了春茶包裝成輕焙火烏龍;

秋茶為什麼會突然不夠,是這次事件的重點,因為她們去參加比賽了........
是的,去比賽了,秋茶去比賽了,而且還得名了........
是的,最後這秋茶會賣得比春茶或冬茶更貴,而且沒有任何人會嫌貴,因為她得名了........

wait a moment 希望表達的是,從內在做起,從內心做起。

不好意思 從今以後,輕焙火烏龍 NT750元/200g
(春茶喔,只強調這一次。) 

2016-05-23

原本計畫........,結果........ 碧螺春綠茶篇

原本計畫要出現 wait a moment 的罐裝茶,因為容量會變的比較少,所以售價可以調低一點,結果沒有成功。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這樣的計劃失敗,每次因為金錢而產生的計畫,幾乎都會失敗。

最後結果,請看買茶的小故事,可以知道人生就是這麼矛盾和諷刺。


碧螺春綠茶(有機,茶農說的)

只要在春天去北部,就是順便補充碧螺春綠茶的好時機,有機的XXX從來不是在意的點,因為台灣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用這麼久,就算可以改掉用藥習慣,土地和水源等等卻不是可以說改就改的,有機不是這麼容易和膚淺的。
心念一轉,
請茶農同時沖泡常買的一般款碧螺春綠茶和茶農自家耕種的自稱的有機碧螺春綠茶,同時喝兩種茶最就已知道其中的差別;一般款的果然依然香氣十足,滋味也是濃郁厚實,好似今年完全沒受到氣候劇烈變化的影響,還是他的得意之作。
有趣的是,
茶農自己接著說,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有機的這一款,大概就是喝起來比較順吧....

茶葉要喝過才算數,
一般款的碧螺春綠茶喝起來完全還是得理不饒人,香氣撲鼻,味道醇厚札實,緊接著喝一口有機的碧螺春綠茶,香氣和滋味比較之下相形失色,果然有機的就是沒香氣、沒味........
等一下,
有香氣有味道,只是感覺她笨笨的,為什麼美成這樣,卻只是穿了短袖上衣和牛仔褲呢?如果裝扮一下,換一套小洋裝,那就迷死眾生了,為什麼我可以一杯接著一杯喝著她,好像想知道最後會有什麼風味出現呢?

兩者都是美女,都是好茶,最後 wait a moment 選擇了後者,不是因為有機,而是因為她的滋味裡有一種自然的感受
諷刺的是,
成本反而提高了很多,原本計畫要生產罐裝茶來減少容量以達到降價目的,現在變成要調升了........

不好意思
從今以後,碧螺春綠茶 NT400元/75g 
(organic,有機的喔,只強調這一次。)




請期待另一則買茶故事─輕焙火烏龍

2016-04-15

一個有意思的地方─香港



帶著茶葉和茶包去香港旅行,根本就是一個大笨蛋會做的事。
那裏的茶的種類和數量多到讓人開心不已;那裏喝茶的時機和次數多到讓人可以茶醉醉倒。

不經意地想說,想喝茶,就去香港吧!

身為販售台灣茶葉的人,去過一趟香港似乎是必要的洗禮,所謂的深度與廣度,都可以清楚地被呈現出來。

不是誰好、誰不好那種低劣的比較,而是態度上根本的不同。

每個地方都會有想要靠店面的裝潢和產品的包裝來吸引顧客的茶店,也有實實在在賣著自己喜歡的茶的茶店;有很大的茶店,有小到兩個人無法並肩走進去的茶店。

對一個金錢很少的人來說,香港的消費真的很驚人,兩個人吃頓飯換算成台幣,隨隨便便都要個五、六百元,飲茶餐廳的茶資,是一個人五、六十元,但是食物真的非常的好吃,茶也喝得非常的過癮;如果一個人多付個三、四十元,就可以有怎麼喝都有濃郁茶味的一壺茶,多付個一百元,就可以有非常美味好吃、回味無盡的一盤炒麵的餐館,再窮,每個月也要去吃個幾次,安慰一下平常有意無意地被虐待的五臟六腑。

如果故意說,在台灣你願意多付個幾百元給店家,店家也會多給妳很多肉、很多料啊……..這種論述的話的話,那其中香港和台灣最大的差別也恰好就在這裡!

例如
同樣是一盤兩百五十元的炒麵,
香港的炒麵可以讓人一直吃,吃到很飽很飽,一直吃還是覺得很好吃,吃完付錢覺得有些貴,但是心中覺得錢不是大問題,覺得很滿足,還想再來吃;
台灣的炒麵會讓人覺得很高貴,果然一分錢一分貨,難怪這一盤炒麵要二百五十元,看看這豐富的料,這精緻的刀工,這……..,這樣果然很值得。
 
不是說香港每家餐廳、茶店都這樣,但是剛好就遇到了;不是說在香港喝到的每杯茶、每壺茶都這樣,但是剛好就遇到了;而也就這麼不剛好,在台灣沒遇到過,這種發自內心的滿足和感動,不是誰好、誰不好的那種低俗的比較,而是店家主人透過他的料理和茶葉,所散發傳遞過來的溫柔的堅持、自信和體貼。

堅持─對於商品內容的選擇和構成的一定要求
自信─對於商品本身所呈現出來的一切都有自己相信其所值得的地方
體貼─對於客人適合哪種商品完全站在消費者立場來思考和建議

這樣敘述,鐵定沒有幾個人了解,只能期待有更多的人可以有類似的際遇,就可以知道這其中令人打從心底佩服的感受,或許又會因為每個人主觀感受不同,而有些許的差異,但相信都不會讓錯過那種讓人喜歡的驕傲。

2016-02-09

茶葉選修 I

要吃一隻魚、一塊牛排、一隻豬腳或是一把青菜
除了食材本質要好,最重要的應該就是那位烹調的廚師了
意思是,徒有豐富的知識還不夠,還要把這知識「煮熟」「煮得好吃」........
茶葉選修系列於是出現了

茶葉選修I

曾經,茶樹都是非常高大的樹,現在其實也是,是人類想要輕鬆的採集茶葉,所以不斷的把茶樹鋸短,以致現在看到的茶樹都像灌木欉一樣;

下面這幅圖解,是最常被拿來做初步解說的方式,不過一直被遺漏、最精要的一句話是在茶樹下面,如果刻意「從某種角度上來解釋,這一棵茶樹,可以做所有妳知道的茶葉。」
這是由問題產生出來的解釋方法,有人問為甚麼不可以也做紅茶也做綠茶,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人這樣做,這樣做好、也不好,因為茶葉不僅只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文化,在變化創新之前,先記住本質。

2016-01-07

friend tea inheritance

One dear female friend told me few days ago, 
"Hey Brian, don't you think the package of wait a moment is a little bit too young, do you? However the people who are affordable to buy these teas are around 30 to 40 years old.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change the package?"

Undoubtedly, the package of wait a moment seems for young people, and buyers are older instead. Moreover, the packages of other brands of tea are much more excellent, and brilliant, and customers could buy these teas because of their beautiful appearances without thinking what kinds of tea are they almost.     

Thank you, my dear friend. You reminded me the advantage of the package of wait a moment. Actually wait a moment is for young people and foreigners in the beginning, even till now. Elders know tea, and they know how to enjoy and admire tea because the older generations have shown the spirit and culture of tea. Now it is gone. Young people need something to help them to connect with tea.   

Tea could be kind of a beverage in bottles. The process of make tea with a set of utensils could be a beautiful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important meaning of tea is in sado(cha dao). 
 
Most people talk about knowledge of tea loudly. They know a lot of locations of tea, and they could describe the fragrances and tastes of tea with brilliant words. You think they are masters, but they are more like businessmen and far away from sado(cha dao) in this way. 

Have you ever been in a Japanese tea ceremony once? The tempo of Japan tea ceremony is slow and the atmosphere is serious. It is boring, and fascinating. How come?? Yes, it is such a incredible 'thing'. It is sado(cha dao). Tea ceremony are not the most proper words for sado.

茶道
 
Tea is gentle. It could be drank. It could be read. There are a lot of Taiwan tea ceremonies in Taiwan today. People use a set of expensive utensils to brew up tea with dim light and elegant atmosphere. And yes, it is definitely a ceremony although they call it sado.

Something we have to look inside and search in ourselves. Sado is one of these something. The real sado in Taiwan is similar with sado(Japanese tea ceremony) in Japan I think. It should be boring and fascinating. Anyway, when you meet it, you must could recognize it.

 

2016-01-02

好友 茶葉 傳承

台灣
茶葉,是台灣的文化和歷史,其中之一,重要的其中之一。

泡沫紅茶
是茶葉的一種演進,茶葉精緻高貴的包裝也是一種演進,如果只看到演進的亮麗,就會失去了茶葉樸實的真實。

所以
許多人開始習茶,了解茶,泡茶;尋訪高山好茶,使用名家茶器,調暗燈光,造就了喝茶的品味和格調。




我覺得
日本將茶安排了一個非常好的生活角色,茶道的抹茶,和日常會飲用的煎茶和焙茶。

目的不同所以規矩不同,所以一個是道,一個是生活。

混在一起就會不倫不類。

台灣的泡沫紅茶、珍珠奶茶可以盛行,想必一定有茶葉在裡面作用著,不然大行其道的應該是泡沫咖啡或是珍珠咖啡。

年輕人願意喝泡沫紅茶、珍珠奶茶或是瓶裝茶,都是對茶葉的一種回應,這些是生活的茶;

用茶壺泡茶,有茶盅,六杯六托,就是道了嗎?相信沒有人會同意的。


若參考日本對茶葉的態度,則複雜了許多,畢竟兩國的茶葉種類或訴求都不同。

用茶具泡茶招待客人,也是生活的茶,雖然比起泡沫紅茶嚴謹,只不過還不是道。



我覺得
道很無趣的,但是卻很吸引人。

矛盾嗎?經驗過日本茶道的人,都知道那步調的緩慢,沒有言語,肅穆的氣氛,這樣的過程怎麼會有趣?

矛盾的是,經驗過日本茶道的人,都愛上了日本茶道。



感覺台灣的一切都在啟動,茶葉也是;看著年輕朋友試著買茶、愛茶,似乎也在訴說他們對這文化和歷史的渴求................

我們應該可以做點什麼,我們應該可以做點什麼